五路财神灵签 第九十一签【中平(中吉)。癸甲】 妙里工夫仔细寻 荣华总得诗书效 只缘君子苦劳心 佛说淘沙始见金 圣 意:求名利。勤苦有。讼须劳。终无咎。问婚姻。宜择友。探行人。二六九。 东坡解:淘沙见金。勤苦方得。富贵荣华。皆是书力。 肯用工夫。自然有益。惰於经营。终无所获。 碧仙注:锐志功名。不宜徒躁。用心用力。自有功效。 (凡事精勤。方见利益。苦志诗书。青云咫尺。) 解曰:此签若问功名。勤苦方得。(病)宜审。问财用。自得讼。 虽劳终旡咎。行人无信(回)。难好。有鬼。宜求福以保之。 执事宜谨守也。 释义:说先难后易。求名利者。主庚辛年月日得之。 非勤苦不可。如淘沙之金。淘之则得。否则埋没沙溷而矣。 占者凡事须历洗艰难。倍尝辛苦。然后志虑通达。 处事熟练。天佑而人从矣。 占验:一人有子患痘。危甚。幼科欲用金汁呷之。 犹豫未决。占此诗。有金字。即以金汁呷之。 其子遂有生意。调理月余而安。 因识金汁起死回生之功。金汁即粪清也。 故事 (一)赵子龙抱太子 三国。赵云。字子龙。常山人。初依袁绍。后从刘(备)先主。 时曹操欲下江南。先攻先主於莘野。先主走樊城。 复败於当阳。家眷失散。云於土墙下遇縻夫人。 夫人将子阿斗托云。云将马授夫人。夫人不肯授。 投井而死。云哭埋毕。怀抱阿斗。杀出重围。 (阿斗乃刘备之子即刘禅)。 (二)朱衣暗点头(朱衣五文昌帝君中之朱衣神君) 苏东坡二十二岁那年去参加礼部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有两句诗:“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有未曾经我读”还比较谦虚世界上的书有些大概我还没读过这表示很谦虚但又多傲慢!“事无不可对人言”欧阳修的修养生平没有做对不起人的事任何事都敢讲。苏东坡年轻时曾听欧阳修写这两句诗。后来他去考试刚好欧阳修当主考官。你看他怎样来整欧阳修?当时欧阳修出了一个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考试及第后将来是做官做官则要尽量宽厚不可随便判刑。苏东坡就引用个典故:“尧的时候一个人犯了罪将要被杀尧的司法官臬陶曰:“杀之!”向上面报告了三次都判他死罪。尧日:“宥之。”尧是皇帝也将他驳下来三次。 据说欧阳修看考卷时非常迷信因为考卷都密封不晓得是谁写好与坏很难断定。古时候是用蜡烛光在夜里湿气又重阴阴森森鬼影幢幢始终看到一位穿红袍子的站在他前面。有时看到一篇好文章正想要录取但抬头见到那位红袍的影子就不敢了因为此人一定做了坏事如果看完一篇文章后再看到那位穿红袍的点头示意那他就录取了。所以他有两句诗: 文章千古无凭据但愿朱衣暗点头。 欧阳修一辈子不信这些可是这回还是信了。文章那个好?那个坏?千古以来没有凭据只希望前面那位穿红袍的神仙暗中点头但愿不会录取错人。 因为以前考功名不但考学问在道德上更重要这是欧阳修当时的观念。苏东坡大概朱衣是暗点头。但是这个典故出自何处?这个年轻人真了不起我没读过的书他竟然知道非录取他不可!录取后学生当然要拜见老师。欧阳修吩咐门下说;“有个苏轼的新榜生求见时立刻通报”。先一套公式化的应酬、寒喧完后欧阳修即问起考试时所引用的典故出自何书?苏东坡站起来回答:“老师我想当然尔!”我想大概是那个样子书上根本就没这个记载!此时欧阳修有如哑巴吃了记闷棍不过心里真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气派!虽给撞上了但只是一笑置之! 广天宫提醒您 本签寓意现在平安无事已经不错了虽然比上不足但是比下却足足有余这样竟然还不知足而勤於祷求进取其实这样贪求最后也只是自找麻烦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