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讲究与由来
过年贴对联是家家户户都知晓的习俗春联也称门对、春贴、对子等上下两联加横批构成了对仗工整、精巧寓意深远、表达简洁的特点它不仅是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是对亲朋好友的深深祝福那么你知道贴春联的讲究和由来吗?
春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周代时期那时春联被称为春贴、桃符人们用桃木刻制神荼、郁垒两个神像以驱除邪祟后来春联演变成了贴门神、年画、福字、写春联等习俗。
最早的一副春联出自五代时期在蜀宫中有人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这便是最早的春联了到了宋代春联被称为桃符直到明代才正式称为春联春联经明代的推广普及贴春联成了春节的重要习俗。
关于春联的传说有很多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解缙的故事解缙是《永乐大典》的主编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却十分聪慧酷爱读书有一次他看到尚书府门口贴了一副“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的对联认为对联内容富有哲理但尚书却认为是对他家院子的竹子的讥讽解缙在对联中各加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尚书见状转怒为喜解缙的才华也因此被赏识。
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和禁忌在大门口贴春联忌讳“春”字单独的春字更不能张贴在自家门口因为在古时候只有妓院才会贴春字春联分上联下联张贴时要从右到左阅读即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贴春联的时间也有讲究人们认为春联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当春节过后他们就会升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因此春联的张贴时间一般在除夕早晨的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春联倒贴也有讲究一些人认为将字倒贴就会带来福气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倒贴的尤其是财字倒贴会把钱财运气都倒光。
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在贴春联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细节和讲究让这一传统习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