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慈溪鸣鹤乡(今属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人一说会稽余姚(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汉末至三国吴国时官员、经学家日南太守虞歆之子。 虞翻少时好学后为孙策的功曹 出任富春长。曹操曾召他作官他不接受。孙权继位后任他为骑都尉。后来虞翻因数次向孙权犯颜谏争被谪戍丹阳泾县。虞翻性情疏直又屡次因酒失事再次被谪交州。虞翻在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十余年后年七十卒。 虞翻精于《易经》所撰《易注》九卷已散失。李鼎祚《周易集解》曾予录取。清黄爽《汉学堂丛书》、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亦有辑录。张惠言所著《周易虞氏义》、《周易虞氏消息》《虞氏易礼》 等充分肯定虞翻的注释在《易经》研究中的地位并对他的《易》说有所阐发 三书均收入《皇清经解》。 重要事件: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孙权曾称赞他“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他对于《周易》造诣很深曾得家传西汉今文孟氏《易》而将八卦与天乾五行、方位相配合推论象数。虞翻易学可说是汉易中以象数解易的代表发挥了荀爽的刚柔升降说将卦气说引向卦变说以卦变说解释《周易》经传从而取代了京房易学和《易卦》中的阴阳灾变说。 影响:虞翻易学将汉易引向了更加复杂的解易之路成为汉代易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易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易》学三家之一。 评价和争议:虞翻的易学思想虽然取代了京房易学和《易卦》中的阴阳灾变说但其象数解易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和争议因为其解释过于复杂难以理解。 |